gzyueqian
18078865874
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两化融合加快各产业IC技术应用

更新时间: 2008-04-30 14:19:41来源: 粤嵌教育浏览量:821

  两化融合将加快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各产业领域的应用,给集成电路产业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党的十七大报告鲜明提出了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新命题。两化融合要求发挥信息技术的创新作用与倍增效应,促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产业链各环节的融合,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加速融合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为包括集成电路在内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机遇。

  两化融合为IC业带来新机遇

  信息化是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信息技术不仅在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中发挥作用,而且广泛应用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意味着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融合,即信息化发展战略与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协调一致,信息化发展模式与工业化发展模式的高度匹配,信息化规划与工业化发展规划的密切配合;意味着信息资源与材料、能源等工业资源的融合,极大地节约材料、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意味着虚拟经济与工业实体经济的融合,促进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意味着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IT设备与工业装备的融合,产生新的科技成果,形成新的生产力。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信息技术与设计、制造技术的融合。以智能化、数字化、虚拟化、网络化、敏捷制造为方向,对传统企业设计、生产流程进行再造,实现生产信息化。包括推广应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E(计算机辅助工程)以及并行工程、虚拟设计制造等先进技术,数控(CNC)、可编程序控制(PLC)、分布式控制(DCS)等先进加工控制技术,推广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网络化制造,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和优质、高产、低耗、高效、多品种、变批量的要求,满足客户日益强烈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的融合。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提升工业生产效率和附加值不可缺少的手段,包括钢铁、汽车、化工、纺织等,在产品升级、工业生产管理以及市场销售的各个环节,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信息技术与服务业的融合。信息技术与服务业融合,能提升传统服务业水平,催生新兴行业:借助信息技术条件下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促进金融保险业、现代物流业、管理咨询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依托信息技术,发展涵盖信息通信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和信息内容服务的信息服务业;通过信息技术,发展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模式创新。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信息技术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融合。通过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在生产控制层面,以数控设备为基础,围绕创新研究和开发设计、工艺管理和加工制造、过程协同和质量控制、物料配送和产品管理等生产制造的关键环节推进信息化,以提高生产制造全过程工作效能。在资源配置层面,以成本分析为基础,围绕外部协作、内部计划、及时响应等关键环节推进信息化,以提高企业市场响应效率。在管理决策层面,以信息管理为基础,围绕产品市场与客户关系、人力资源与资本运作、发展战略与风险管理等关键环节推进信息化,推广应用业务流程重组(BPR)、企业资源管理(ERP)、管理信息系统(MIS)、计算机决策支持(DSS)、数据挖掘(DM)等信息技术,实现管理信息化,提高管理、决策科学化水平。

  促进IC业取得新突破

  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是“机械制造”,信息革命的核心技术无疑是“信息技术”,集成电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软件技术构成了信息化核心技术。以这四大技术为基础形成的四大产业,即集成电路产业、计算机产业、通信产业(通信设备制造业)、软件产业,统称为信息技术制造业或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信息化的核心产业。能否建立起我国自己的信息化核心技术和核心产业体系,不仅关系我国能否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这一战略方针,更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崛起有着重要影响。

  在信息化核心技术和产业中,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是核心中的核心。为了我国信息化核心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我们必须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

  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状况也是整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和工业化水平的综合反映,代表的是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化发展状态。集成电路设计和生产涉及一系列现代科学技术的领域,包括半导体物理学、材料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等等,若其所涉及的任何一个科学或技术领域缺位,都不可能真正地掌握集成电路的核心技术。所以,发展集成电路产业,

  不是仅仅解决几条多少微米或多少纳米芯片的生产线问题,而是要以发展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为纲,全面地、前瞻性地规划和解决相关各领域科学技术和产业水平提升的各种问题,为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打下扎实基础。发展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所获得的各种科学和技术成果,不仅将使集成电路产业获益,而且,其成果可以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达到全面提升国家工业化水平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是真正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一个抓手、一个载体。

  突破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难点,打造包括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在内的我国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鼓励设计业与整机业之间的合作,加快涉及国家安全和量大面广集成电路产品的设计开发,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骨干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产品。鼓励现有生产线的技术升级和改造,尽快形成90纳米工艺技术的加工能力;积极发展集成器件制造(IDM)模式,鼓励新一代芯片生产线建设;引导产业向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集聚,形成规模效应。加快封装测试业的技术升级,积极调整产品、产业结构,重点发展SIP(系统级封装)、BGA(球栅阵列封装)、CSP(芯片规模封装)等先进封装技术,提高测试水平和能力。以部分关键设备、基础材料为突破口,重视基础技术研究,加快产业化进程,提高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影响积极

尽管此前信息产业部作为的产业部门存在体现了国家对信息产业的重视,但信息产业部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在职能与政策协调能力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这也导致了很多鼓励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和颁布周期很长,难以适应产业快速发展变化的特点。新的工业与信息化部整合了多个部门,其职能和政策协调能力无疑增强了许多,也必然使未来对产业发展的相关支持政策更容易也会更及时出台,在电子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业渗透性很强的情况下,也便于跨行业政策的协调与制定。

  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仍然处在快速成长期,未来几年,我国仍将是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增长快的国家之一。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成立将有利于发挥政府的积极主导作用、培育重大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提升产业结构和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促进两化融合。相信在推动集成电路产业政策的制定、集成电路与应用系统的结合上一定会有大的进展,从而为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造就广阔的市场空间。

免费预约试听课